2024年9月23日下午,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实践活动——花馍技艺展示活动在创业楼122室精彩上演。本次活动邀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面塑”包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邢茹老师,为同学们带来“花馍技艺绽放青春光彩”的讲座。





花馍,作为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技艺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,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花馍技艺,邢老师还详细介绍了花馍的历史渊源、制作方法和文化寓意。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,对这项传统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活动现场,邢茹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精湛的花馍制作技艺。从揉面、塑形到装饰,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艺术感。面团在老师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变成了可爱的动物造型。学生们围在一旁,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的操作,不时发出阵阵惊叹。
在互动环节,邢老师带领学生制作传承近百年的花馍兔子,学生代表们纷纷亲自动手制作花馍。按照步骤逐一完成,将面团捏成长条形状,再用旋转的方式将兔子身体和头部制作出来,按照头、耳朵、身体、腿、尾巴的位置,用剪刀进行修整,最后用彩色的豆子、红枣颜料等进行装饰。虽然手法还略显生疏,但每个人都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。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花馍兔子放入蒸锅,学生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
此次花馍技艺展示活动,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非遗的独特魅力,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机会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生们的心中,让非遗在校园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